【弘扬伟大科学家精神】扎根西北潜心钻研 探索医学健康新未来——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李玉民教授
回眸新中国成立的74载光辉岁月,在科技前沿领域,活跃着一大批秉持着“科学家精神”的伟大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犹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启迪和指引着后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锐意进取。
他们是祖国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他们倾尽一生心血,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把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镌刻在祖国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宏伟丰碑。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今天,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弘扬伟大科学家精神】系列报道,对医院涌现出来的典型学者及团队进行全方面的展示,让我们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傲!
——卷首语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出世界水平两倍多,甘肃省的胃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长期以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此类现状,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李玉民教授始终聚焦甘肃省胃癌高发的关键问题,多年来持续探索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建立胃癌预警检测体系和专病数据库,填补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构建切合西北实际的消化肿瘤诊疗、科研及防控体系,做出了独特贡献。
聚焦科研攻关领域 取得创新性重大突破
环境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当今生态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为深入探索研究环境因素与胃癌的关系,李玉民教授团队通过采用分子遗传学、质谱、色谱等方法,针对胃癌高发区不同人群居住环境的高危因素及与环境致病关系密切的环境反应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DNA修复酶PARP-1、白介素IL-10,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研究环境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建立河西地区人群环境反应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基础数据库,确定与环境高危因素相关的胃癌易感基因,进行以生物学标志物为基础的环境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索环境因素对胃癌高发的影响及其致病机理,筛选出胃癌特异性生物靶标,开辟了环境肿瘤学研究新领域。
“通过筛查,我们不仅要能发现问题,更要能解决问题。不能把筛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要用科研的力量解决防治癌症的根本问题。”2013年2月22日,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经过充分调研和精心准备在武威市正式启动,作为这个项目兰大二院部分的总负责人,李玉民教授高度重视,不仅亲赴武威市开展早癌筛查,更在项目伊始就成立了医疗和科研两个工作组,在筛查中发现早癌,消灭早癌,同时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流行病、环境和遗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旨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防治癌症的临床实践。最终,在李玉民教授的带领下,兰大二院积极探索了“五级共治、多方参与、精准预防”的胃癌防控“武威模式”,有效降低了高发区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和患者生活质量,让一些饱受癌症困扰的武威人民看到了希望。
对于李玉民教授研究团队而言,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不仅是他们探索医学奥秘的基地,更是瞄准高端前沿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有力平台。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求,针对我省消化系肿瘤高发的省情和消化系肿瘤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确定了肿瘤发生、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肿瘤诊断治疗新技术应用研究,功能肿瘤外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诊治模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三个研究方向,紧紧围绕消化系肿瘤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工作,以科学研究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并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省消化系肿瘤防治水平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在他的带领下,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工程创新中心、甘肃省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和平台也逐步走向世人的眼中,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科研难关,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学术价值推向实用价值 让科研成果惠及临床医学
对于一名医者而言,科研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几篇高水平、顶尖的SCI论文,也不仅仅是为了在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是为了在诊疗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更好地惠及临床、惠及患者,更有力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是李玉民教授一直以来的坚定信念,也是他为之努力奋斗的前进方向。
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常常与胃炎相混淆,所以大多数胃癌患者即使肿瘤发展至进展期或者晚期,也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出现,因而依靠临床表现诊断胃癌显然无法实现。虽然胃镜筛查已经成为中年以上人群的体检项目,但由于是侵入性检查方法,普通民众接受度不高。一些常规的检测指标诸如CEA、CA199和CA724等用于消化道肿瘤检测的肿瘤标志性蛋白质,也由于在普通人群中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的原因只能用于部分胃癌患者的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监测。因此寻找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尤其是在外周血中寻找对于胃癌有明确特异性的标志性蛋白质分子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基于此,李玉民教授团队主导研发了 AMY1A蛋白诊断试剂盒,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用于消化道肿瘤检测的肿瘤标志性蛋白质在普通人群中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的问题,而且可用于人体外周血检测胃癌,同时使用方法简单,无创伤性,患者使用起来无痛苦,利于临床推广。
在广阔的人类发展史上,疫苗无疑是人类与疾病斗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之一,同样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疫苗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15年,李玉民教授申报的“新型胃癌树突细胞疫苗治疗技术开发研究”获科技部立项支持,这是兰州大学医学类第一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该项目紧密结合西部胃癌高发的现状,选择胃癌树突细胞疫苗为突破,完善细胞免疫治疗体系,建立有效的胃癌生物治疗新方法。同时,提高胃癌生物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临床应用标准,制定符合国家要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文件(SOP),建立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对胃癌的研究和控制水平。
在此基础上,李玉民教授还深入钻研中西医联合诊治的实践探索,发现了苦参碱作为免疫佐剂在制备胃癌树突状细胞疫苗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用苦参碱干预制备的胃癌树突状细胞疫苗可以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促进T细胞增殖,以及诱导增强体外抗胃癌效应。因此将传统中药制剂苦参碱作为免疫佐剂促进DC疫苗效能的方案,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在他的主导研发下,团队填补了多项空白,在西北率先建立转化医学中心,注册8个胃癌治疗的临床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
立德树人诲人不倦 不负重托潜心育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医者、师者、科研工作者,李玉民教授深知拥有一支高素质、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队伍以及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拥有具有全球眼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阵地、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健康中国,医学教育是基石,关键在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动力。从事医学教育多年,李玉民教授深刻体会到培养硕博士研究生一定要遵循医学发展的规律,聚焦医学科技前沿,一定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健康,才能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刻苦钻研技术是基本的要求,精益求精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探索创新是不断进步的源泉,以病人为中心是永恒的目标。
临床与科研,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科研来源于临床,临床又获益于科研,只有相互促进,学科才能有超强的发展后劲,才能成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李玉民教授表示,要想当一名好的导师,就要努力做到把研究生培养成为临床实践观察中的有心人和用心人,历炼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并通过学习积累及刻苦钻研,进行前沿探索与临床研究,特别加强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敢于创新,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此外,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中,应重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强化医学生敬畏生命,如履薄冰的认识。同时,将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功,如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随机对照实验、交叉对照研究等临床研究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医院和学院的学术讲座,不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前沿成果及技术,加强多学科讨论,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概念在不断更新,学科边界在逐步打破,例如腔镜和内镜技术衍生出来的“粘膜外科”和“浆膜外科”就是很好的例证。医学进步日新月异,新的诊疗方法手段不断创新,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工程、纳米靶向载药和缓释、医用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的出现,颠覆了医学对疾病的传统认识。针对此,李玉民教授表示,只有培养研究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努力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临床问题,以开拓性、创新性的思维和科学技术去解决医学难题,才能引领和推动新时代医学科学创新发展,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全健康过程和生命周期服务的需求。
从医以来,李玉民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建树颇多,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医疗健康上不断超越。多年来,他针对肝胆胰肿瘤临床关键课题,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临床肝移植,探索“大数据匹配、多元参与、全程关怀”的器官捐献新模式,推动了甘肃省器官移植稳步发展。他瞄准消化外科诊治关键技术,填补多个地区空白,率先在西部开展ERCP,创新三镜联合治疗复杂胆管结石及诊治Mirizzi综合征,创新性提出“EST联合腹腔灌洗治疗早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培养了一批内镜外科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内镜外科事业发展。
【专家介绍】
李玉民,教授、博士、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兰州大学医学部主任,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兰州大学消化系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工程创新中心主任,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担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肝移植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肝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国际ERAS协会会员等学术职务70余个。担任甘肃省医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普外医师分会委员会会长。
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惠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7项;发表学术论文369篇,其中SCI 140余篇;主编参编中英文著作及译著30余部;担任7个SCI期刊编委;担任“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和生物医学转化”副主编,以及30个中文杂志的编委;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60余人。培养青年医生300多名。举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200多次,在大型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50多次。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奖”“中国医院优秀院长”“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肝胆胰外科(肝移植)、微创外科和消化系肿瘤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8年。聚焦消化系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早期诊治和转化医学研究。率先在甘肃省开展肝移植、ERCP、危重症医学和DCD器官捐献等新技术,填补了多项空白。对推动西部地区的器官移植、肝胆外科、内镜外科、消化系肿瘤及危重病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 上一篇:甘肃省围术期快速康复技术联盟开展走基层系列活动(武威站)[ 06-21 ]
- 下一篇:【兰大二院对口帮扶在行动十二】兰大二院帮扶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队开…[ 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