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谦谨敕成医者 ——甘肃省皮肤性病学的奠基人刘铭锐教授
“人道为医道之本,医者乃仁者典范。救死扶伤行人道,劳谦谨敕成医者”。这是年近九旬、从医近70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开始了医术生涯、目前唯一健在的、且将一生都奉献给兰大二院的刘铭锐教授的座右铭和人生写照。
刘铭锐教授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生于1924年7月,在原籍读完小学、初中后考入兰州甘院附中(现师大附中)就读高中。1943年又考入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从此就开始了他终生孜孜不倦的从医之路。刘铭锐教授1947年毕业留校,任皮肤性病学助教,并于1948年创建了甘肃最早的皮肤科--国立兰州大学附设医院(兰大二院前身)皮肤性病科,是甘肃省皮肤性病医疗、教学和研究的奠基人。
刘铭锐教授于1947年12月至1948年12月,在上海医学院红十字会医院(现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学习。195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学习。先后师从我国皮肤性病学的奠基人于光元 杨国亮 胡传揆 王光超。从1951年8月任兰州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讲师、附设医院主治医生起,先后任皮肤病教研室主任、附设医院皮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并长期担任兰州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1964年兼任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会主席。1984年7月,又创建了兰州医学院皮肤性病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是我国首批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之一。1986年起任甘肃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皮肤科学科(专业)评议组组长。1991年5月,任甘肃省卫生厅科技委员会委员。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医疗专家,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刘铭锐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 月荣获甘肃省兰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978年在甘肃省高等院校首届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2年在甘肃省首届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上,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1954年,兰州大学医学院出版了刘铭锐撰写的《皮肤病学》;1956年,刘铭锐与胡克成合著的《皮肤病与性病学》,被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编入《军医参考丛书(临床医学卷)》,由人民军医社出版,并作为全军军医的临床参考用书。1958年《皮肤病与性病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1980年,和王光超等合著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皮肤病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刘铭锐以个人或第一作者的名义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等专业性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他曾任中华医学会全国皮肤科学会2-7届(1952年-1993年)的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理事及皮肤科学会1-4届的主任委员;《中华皮肤科杂志》1-4届的编委;《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编委;及《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西北医学》、《甘肃医药》、《兰州医学院学报》的编委。受杂志社委托多年来审改专业论文、稿件数百篇。1994年9月,因"对《中华皮肤科杂志》的突出贡献"受到中华医学会表彰表彰。1995年10月,被甘肃省医学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6年9月,受聘担任香港新闻出版社名誉顾问。2002年7月,被甘肃省医学会聘为名誉会长。
刘铭锐教授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开展防病治病。1956年,他响应国家消灭性病的指示,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普查普治性病,并写出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性病普查报告》(载《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年5卷1期)。1965年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在甘肃省榆中县的三个公社诊治了4292例病人,其中皮肤病患者288例,在解决农民疾病的同时,还为每个大队培训了1名卫生员。1978年初,李先念同志的家乡湖北省突发大面积头癣病,在中华医学会组织、刘铭锐教授的导师--时任北京医学院院长胡传揆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防治头癣病的工作。刘铭锐教授在鄂城、黄石、大冶三县翻山越岭,逐一深入山区乡村的农家院落普查、普治了数以万计的头癣病人。返回兰州后,又带领皮肤科的医护人员,展开了对兰州、平凉、临夏及甘南地区的头癣病的防治工作,并写出了《兰州市、平凉、临夏及甘南地区头癣普查报告》(载《甘肃省皮肤病资料汇编》1979年2月号)。198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组织全国皮肤科医师对银屑病(牛皮癣)流行进行调查,刘铭锐教授对兰州市城乡银屑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写出了《甘肃省兰州市银屑病流行调查报告》(载1987年5月出版的《兰州医学院学报"1986科研成果汇编"》。他撰写的《湿疹的中西医结合分型及治疗研究》获1987年兰州医学院科技进步奖;《黄芪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获1987年甘肃省卫生厅1985-1986年度优秀论著二等奖;研制的"银屑片",1993 年获甘肃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于1994年获国家科委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及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科技"三新"展示交易会银奖;撰写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治研究》1999年7月被世界华人医学成就评审委员会评为"1998年世界华人知名医家金奖"。 刘铭锐教授几十年来培养 指导的一批皮肤性病科的医疗 科研骨干 大多晋升为高级职称,成为省内外和军队三甲医院皮肤科的中坚力量;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也有多人又获得了博士学位。
刘铭锐教授的简历和业绩先后被编入:1993年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词典》;1995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英文版《国际传记词典 1995- 23卷》;1996年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医大全"中国卷"》;1996年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皮肤性病学博览》(第一辑) ;199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一"》;1998年甘肃省人事厅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专家》,并被编入《甘肃专家》画册;1999年5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甘谷县志》;1999年8月被原籍甘谷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入《甘谷名人》一书,为甘谷县古今57位名人之一;1999年11 月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年人物篇》;1999年12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0年1月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类"》;2000年6月被国家人事部编入《中国人才词典》。
刘铭锐教授和我是同乡,也是长我一轮的师长,在我们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他做人、做事的严谨态度和致力于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立命实为基,求生智为根,做人德为准,交往敬为先,劳作勤为本,创业苦为常,处逆忍为上,逢难思为睿,酬勤绩为证,回首乐为然。"这是刊登在2010年7月《中华名人格言》(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刘铭锐教授的人生之旅感言,我也以此作为本文的为结束语。
相关阅读
- 上一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甘肃省泌尿外科专家刘国栋教授[ 08-13 ]
- 下一篇:传奇"性学泰斗"史成礼[ 08-13 ]